当前位置:首页 > 摘要文章 > 正文内容

《重阳,是所有人的秋天》-散文-罗登廉

waiboys4周前 (10-29)摘要文章

重阳,是所有人的秋天

 

文|罗登廉

 

九月初九一到,秋就深了。风里裹着桂花香,也掺着些草木的枯味,太阳把影子拉得老长,落在地上,像一截截被拉长的日子。总有人说这是“老人节”,可仔细想想,秋天从来不是哪一代人的专属,重阳也该是所有人的。

 

小孩子眼里的重阳,是秋光里的玩闹。小区里的银杏叶刚黄,一群孩子就追着叶子跑,把落叶堆成小山,再一头扎进去,笑声震得树上的叶子簌簌而下。他们不知道茱萸是什么,也不懂登高的典故,只知道秋天的风不热,阳光正好,能在外面疯玩一下午。去年重阳,我看见邻居家的小男孩,把奶奶晒的菊花瓣装进小玻璃瓶,说是要做“魔法药粉”,让冬天来得慢一些。在孩子心里,重阳不是节日,是秋天里一个普通又好玩的日子,是和自然贴得最近的时刻,他们用小手触摸落叶,用眼睛捕捉秋光,把时光过得像刚摘的野果,酸甜又鲜活。

 

年轻人的重阳,藏在奔波的间隙里。早上挤地铁时,看见有人捧着一束雏菊,花瓣上还沾着露水,大概是要送给家里的长辈;午休时,同事们讨论着晚上要不要回家吃饭,说妈妈已经炖好了排骨汤。他们很少专门过这个节,却在不经意间把节日的温度藏进生活里。有个朋友说,去年重阳他在外地出差,晚上给家里打视频,爸爸在镜头前展示刚种的菊花,妈妈在旁边絮叨着让他添衣服。挂了电话,他走到酒店楼下,看见路边的老人在散步,路灯把他们的影子叠在一起,忽然就想起小时候,爸爸也是这样牵着他的手,在秋天的路上慢慢走。年轻人的重阳,没有仪式感,却有最真实的牵挂,像秋天的风,轻轻吹过,却留下了痕迹。

 

老人们的重阳,是岁月里的从容。公园里,几个老人围坐在石桌旁下棋,棋子落得很慢,却每一步都很笃定;湖边,一位奶奶在喂鸽子,手里的玉米粒撒得均匀,鸽子在她脚边打转,她笑着说“慢点吃,都有”。他们不怎么提“过节”这回事,却把日子过成了重阳的样子。张爷爷每天早上都会去爬山,他说“秋天的山最舒服,不冷不热,爬到山顶能看见整个城市的秋景”;李奶奶喜欢养花,尤其是菊花,她说“菊花耐冷,秋天开得最艳,像咱们老年人,越老越有精神”。老人们的重阳,不是被提醒的节日,是刻在生活里的习惯,像秋天的树,虽然叶子会落,但根扎得很深,稳稳地站在时光里。

 

其实,重阳从来不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类人群的节日,它是秋天的一个注脚,是所有人对时光的感受。小孩子在秋光里成长,年轻人在秋风里奔波,老人们在秋景里从容,每一代人都在这个季节里,过着属于自己的日子。就像古人过重阳,有人登高望远,有人采菊饮酒,有人思念亲人……每个人的方式不同,却都在这个日子里,找到了与自然、与生活相处的方式。

 

如今的重阳,不妨放下对“节日”的定义,只是去感受秋天。带孩子去捡一片落叶,陪父母吃一顿晚饭,或者自己找个安静的地方,看看秋天的云。重阳不是用来“过”的,是用来“感受”的,感受时光的流转,感受生活的温度,感受每个年龄阶段里,最真实的自己。因为秋天是所有人的秋天,重阳也是所有人的重阳,只要心里有对生活的热爱,每一天都是快乐的“重阳”。

 

作者简介:罗登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报刊编辑,自由撰稿人。

 

(注: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发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外博网+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waiboys.com/post/37.html

标签: 散文
分享给朋友:

“《重阳,是所有人的秋天》-散文-罗登廉” 的相关文章

4分钟回顾杨振宁一生:能和爱因斯坦比肩的科学巨匠,与邓稼先“共同途”

4分钟回顾杨振宁一生:能和爱因斯坦比肩的科学巨匠,与邓稼先“共同途”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

13岁立志拿诺贝尔奖!35岁时杨振宁的童真“狂言”成现实

13岁立志拿诺贝尔奖!35岁时杨振宁的童真“狂言”成现实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清华大学高等研究院名誉院长杨振宁先生,因病于2025年10月1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3岁。13岁,他对父母说:“将来有一天我要拿诺贝尔奖。”16岁,他以同等学力考入西南联大。35岁,他成为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享誉全球。1922年1...

易中天《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

易中天《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

“天上九头鸟,地下湖北佬。”武汉人的名声似乎不好。这有点像上海人。不过,上海人名声不好,是因为他们自视太高,看不起人;武汉人名声不好,则是因为他们火气太大,喜欢骂人。说起来,武汉人骂人的“水平,大概算得上全国第一。“武汉人什么娘都敢骂”。武汉市的“市骂”很多,最常用和最通用的主要是“婊子养的”(次为...

经典小小说:《两个母亲》

经典小小说:《两个母亲》

01六月的早晨,空气里弥漫洗衣粉和炒菜的混合气味。农村的人们总是很勤劳,早早的开始了一天的劳作。赵秀娥再一次的站在了多年来她认为最好房间的门口。暖风吹来,有点燥热。但她还是感觉要穿一件外套进去,才会暖和。即使身上一尘不染,她还是像在做着一个庄严的进门仪式一样,整了整衣领,拍了拍尘土,轻轻推开了房门。...

《牧场上的博皮普夫人》-欧亨利短篇小说

《牧场上的博皮普夫人》-欧亨利短篇小说

 “埃伦姑妈,”奥克塔维亚把她的黑色小山羊皮手套轻轻地扔向窗台上那只端庄的波斯猫,快活地说,“我成了叫化子啦。”  “你说得未免太过火了,亲爱的奥克塔维亚。”正在看报纸的埃伦姑妈抬起眼睛,温和地说。“假如你暂时需要一些买糖果的零钱,我的钱袋在写字桌的抽屉里,你不妨去取。”  奥克塔维亚·博普雷脱掉帽...

【绿野·秋】冰钓亮子河口(散文)

【绿野·秋】冰钓亮子河口(散文)

   黑龙江下游冬钓,每年都在十一月初。还没等每年秋钓结束,不知道在哪一天,黑龙江开始淌冰排了。   江边不仅有稳水流和洄水流,都可以在那里钓鱼——因为这样的地方也是白漂子、黄姑子、马口鱼等小型鱼活动的水域。有了那些小鱼,自然也引来了狗鱼、细鳞,兔子鱼,哲罗等凶猛冷水鱼到那里捕食——那里简直成了...

发表评论

访客

看不清,换一张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